為促進青年認真領會“兩會”精神及國家和澳門的發展政策,由中華青年進步協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於3月23日假民眾頤菁中心舉行,活動邀請了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灣事務部部長李永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局長黃宇杰,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明金,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本會創會會長施家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青年創業就業協會秘書長朱潤成作分享,吸引了近百名青年、團體代表出席。
張森華致歡迎辭表示,習近平主席非常關心澳門青年,曾多次回信勉勵,希望本澳青年秉承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丁薛祥副總理去年也對港澳青年提出四點希望,希望青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始終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立場堅定。青進協作為愛國愛澳促統的青年社團,每年組織兩會精神學習,讓青年朋友有機會聆聽代表和委員們的解讀,深入領悟中央的立場、精神、理念和要求,期望青年用好國家政策,把握大灣區和深合區發展機遇,為未來發展作好準備,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劉藝良介紹“兩會”基本情況及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今年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共參與三次全體大會及十一次小組會議,各代表認真履職,在會期內合共提出九十六份建議,為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乃至國家發展建言獻策。他提及,政府工作報告論述對台工作意義重大,強調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充分展示國家解決台灣問題的自信和定力,釋放出國家持續以增進兩岸同胞福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出發點的重要信息。他高度認同該會多年來在兩岸交流所推動的工作,期望該會加大力度把握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特殊作用,講好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故事,積極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兩岸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發揮力量。
陳明金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將教育、科技、人才問題統合為一體論述,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國家大力發展新質新產力,體現出對培養科技人才的重視,粵港澳大灣區位列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十位,集聚大量科創人才和先進生產要素,澳門應該充分利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這個重大合作平台,抓住自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數字科技領域的優勢,融入大灣區重點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他又引述習近平主席説話指出,“對台工作大局中進一步找准地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為,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寄語澳門發揮自身優勢,向台灣同胞積極宣傳深合作四新產業、澳門“1+4”多元產業,加强兩岸產業合作,為兩岸交流探索更多空間。
施家倫引述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的四個之問,指出這些問題既涉及中國未來發展佈局,也關乎著澳門在全球的位置和發展路徑。澳門擁有背靠祖國、開放性制度、自由港優勢,鼓勵青年要站在國家看澳門,站在世界看澳門,充分思考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具體方向,發揮澳門窗口優勢,把握“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所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在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建設中開闊視野往外走,觀察社會發轉變態勢,不斷進修提升社會競爭力。
朱潤成講解《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關於促進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的辦法》,表示該政策是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具體舉措,從資金扶持、平台搭建、創業環境優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對澳門青創企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降低澳門青年創業成本,為澳門青年在深合區就業創業提供有利條件,支援青年在大灣區中尋找發展機會。黃宇杰指出,深合區不斷優化補貼政策,切合青年創新創業需求,扶持企業發展,此外,國家賦予深合區新時代“一國兩制”新實踐的定位,故符合條件的香港、台灣青年也可申請《辦法》,期望通過澳門對外平台帶動更多來自其他地方的青年參與深合區建設,助力國家發展。
李永剛勉勵青年認真領會“兩會”分享内容,並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深刻感受國家發展面貌和時代潮流趨勢,二是解讀國家數字指標的意義,感受國家持續向前發展的,三是思考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的優勢。他指出,兩岸青年交流離不開交心、交往、交融,以及青年一代的努力和智慧,期望本澳青年能發揮自身作用,生動地展示出“一國兩制”實踐下的青年模樣,為國家統一、兩岸關係作出貢獻。
與會者認真聆聽,用心領會兩會精神,在提問環節,與會的青年學生就澳門和深合區會展旅遊融合發展,青年對台交流工作等與嘉賓交流意見,傳達會在莊嚴而熱烈的氣氛下結束。
出席是次分享會的嘉賓還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灣事務部副處長李飛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處長潘思聰,以及協辦單位民聯智庫、中華文化產業促進會、澳門演辯學會、澳門福建青年聯會、民衆青年會、澳門貴州青年會、澳門青年商會、澳門商業協會聯合總會、澳門模擬聯合國交流協會、上海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北京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天津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江蘇(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代表,以及本會執行會長許治煒、理事長施逸、秘書長劉嘉琪及一眾理監事成員和青年代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