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治煒籲適時限購保居民用藥


  奧密克戎亞型毒株XBB.1.5目前成為歐洲和美國主流病毒株,網傳該病毒主要攻擊心腦血管跟腸胃疾病,再度引發腸胃藥「搶購潮」。記者昨日走訪關閘及黑沙環一帶藥店,多數藥店腸胃藥仍然有售,亦有藥店自發推出限購措施,每人限購1盒腸胃藥。北區社諮會委員許治煒表示,雖然本澳新冠感染高峰已過,藥物緊張情況緩和,但仍建議當局加大巡查藥房執行限購令情況和穩定藥價,適時更新限購藥物清單,盡力保障居民用藥需求。

 

  黑沙環一帶多數藥房的保濟丸雖告售罄,仍有其他牌子腸胃藥出售,亦有約二成藥房腸胃藥缺貨。其中,某大型連鎖藥店自覺推出限購措施,所有腸胃藥每人每次限購1盒,有市民要求多買均被拒絕。但記者嘗試購買1盒保濟丸後立馬重新排隊,則成功購得第二盒。至於其他藥店暫未有限購措施。

 

  早前「一藥難求」的感冒藥、退燒藥,約有六成走訪的藥房仍然缺貨,必理痛則依然在澳門藥房「絕跡」。雖然政府早前推出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抗原快測的限購措施,但幾乎所有有存貨的藥店均未嚴格執行。

 

  許治煒表示,藥物限購令實施至今,本澳藥物需求逐漸緩和,暫無再出現市民大排長龍購藥情況,有效解決市民買藥難問題,相關措施應予肯定。然而,目前仍有個別藥房為求盡快售賣藥物,或「留貨」給街坊,並未落實執行藥物限購令;另外,近期市民查詢較多的藥資,包括消毒、快測包、退燒、止痛藥等,雖然藥房已補貨和供應,但個別藥房的入貨途徑和數量可能有參差,期望政府確保藥物短期內能夠陸續補充,維持相關藥物供應,盡力滿足居民需求。

 

  至於腸胃藥出現「囤貨潮」,他建議當局密切留意市面的藥物供應情況,一方面加大巡查和宣導藥房對藥物限購令的執行情況,確保各社區藥房跟足限購指引和藥價穩定,適時更新限購藥物清單;另一方面繼續提醒廣大市民購買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備用藥物,切勿長期大量、非理性囤藥。

 

  對於社會有意見指藥物限購令「太遲推出」,許治煒認為,雖然目前新冠感染高峰已過,但現時醫院服務仍相當緊張,尤其市民在感染後重症和併發症隨之增多,因此藥物限購令適時推出有其必要性,認同當局維持藥物限購,以更好保障廣大市民的用藥需求,某程度上也能緩和醫療需求,避免恐慌性搶購再次發生。



回最頂